3D光感知守安全 电信积分当“饭卡”!上海电信推动“社区嵌入式服务体系”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23日
当养老事业与数字科技交融,如何让科技成为银发一族的“智能守护者”,从“老有所养”向“老有智享”跨越?在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,科技赋能养老服务正成为破解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、提升民生保障能力的重要路径。在6月举办的上海国际养老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,上海电信正式发布了“助力‘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’建设行动”:将围绕“社区嵌入式养老”核心理念,以“居家有守护、社区有支点、城市有触点”的网络化模式为牵引,形成以3D光感知产品与“Hello老友”数字公话亭为代表的数字助老基础设施体系,探索适老化服务数字底座建设的新路径。
发布会现场,上海电信客户服务部总经理金巍表示,上海电信将积极响应上海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措施,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“五心服务”实事工程和“随申无碍”适老品牌的指导下,通过数字化能力,普惠上海老年群体,以AI等“年轻事业”之科技光芒,照亮老年人的智慧生活,弥合“数字鸿沟”,让技术新辉温暖数字时代的桑榆晚景。数字生活部副总经理朱裔梁表示,上海电信将依托智云38个边缘算力节点,纵向连接居家、社区、城市全场景,通过居家安全产品、社区中的服务场景、城市中的“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”,多触点多场景构建“社区嵌入式助老服务体系”。
科技赋能场景,“3D光感知”革新居家养老安全防线
对于有老年人的家庭而言,安全是重中之重,尤其子女不在身边时,智能安防设备便成了守护老人的“数字哨兵”。面对老年群体的居家安全需求,上海电信与市民政局联合推出的新一代3D光感知产品,通过激光雷达技术实现隐私保护、告警可回溯及水雾环境监测等功能,实现产品全面升级。
新一代3D光感知产品应用激光雷达技术在浴室、卧室等关键空间部署监测设备,可实现对跌倒、久滞未动、异常作息等风险行为的实时识别。设备所采集的数据经由电信万兆光网平台即时上传,推送至家庭成员及社区服务中心,全天候发挥“数字安全卫士”作用。相较传统摄像头及传统毫米波方案不一样的是,3D光感知产品不会拍摄人体脸部特征等真实画面,仅在云端形成‘点状云图’,结合高精度AI算法精准识别老人坠床、跌倒等高危情况,并及时通知家属。该产品兼具了隐私保护与环境适应性,具备告警可回溯、水雾穿透识别等能力,既做到了高可靠性的安全监护,又很好地保护了老人和家庭的隐私。
后续上海电信将聚焦首批组特殊困难老年家庭开展服务试点,通过“科技 + 服务”模式,建立“设备监测—社区响应—家庭联动”的闭环服务机制,打造示范场景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居家养老解决方案。
打通社区触点,“Hello老友亭”探索适老服务多元路径
如果说“3D光感知”产品为居家端筑起了智慧安全防线,那么已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、176个街镇,超600个点位的“Hello老友亭”则将成为连接社区服务资源的关键节点。以服务“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”建设为核心,老友亭将通过能力迭代升级,陆续上新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,包括守护登记、联系家属、养老地图、权益领取等模块在内的新功能,持续强化其“数字安全岛”与“信息交互枢纽”的双重作用,形成具备“服务查询、应急响应、权益兑换”三大核心功能的智慧养老服务新生态。
围绕服务可及性,“Hello老友亭”依托电信网点布局与市民政局服务资源,构建了覆盖全市养老机构、照护之家、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的数字地图,老年人可通过触屏界面“一键查询、一键导航”身边服务,及时获取政策通知与活动资讯,有效提升服务供给效率与信息透明度,打通便民服务“最后一米”。
在安全保障方面,电话亭在提供“免费通话 3 分钟”通信服务和“免费充电”应急服务基础上,将新增“扫脸通知家属”服务,并利用AI语音及短信双通道实现位置信息实时共享,为老人提供街头可及、可信赖的“数字安全岛”。
结合运营商优势,电信将与市民政局联合启动“电信积分兑换为老服务”计划,支持用户将日常电信积分转化为社区长者食堂抵用券,用于助餐服务,老年人只需在公话亭终端或线上平台操作,即可将电信积分变为一餐热饭。相关活动已在静安、浦东等区域试点落地,上海电信近期还计划推出“温暖星期五”特别权益,用更少积分享受更大权益,让数据化运营真正服务老年民生所需。
优化体系功能,“数字+养老”织密城市养老服务网络
围绕“居家—社区—平台”三位一体架构,上海电信正加快推进服务网络的系统化升级,以数据治理和场景覆盖为双引擎,持续打造可感可及、可落可行的智慧养老服务生态。为推动服务体系从点状试点走向有组织、有温度的体系化常态,上海电信面向不同环节聚焦打造“三个一”普惠工程,作为协同联动的数字化底座。
其中,“一张地图”将全市1.1万个养老服务资源点统一纳入数字平台,实现用户“一键查询、一键导航”,打通“家门口”到“服务点”的精准触达路径;“一座红亭”则以覆盖全市600多个点位的“Hello老友”数字公话亭为基础,融合“守护登记”“应急响应”等机制,形成街头可感知、可依靠的“数字安全岛”;“一份积分”则打通通信消费与助老服务之间的权益转化通道,使积分真正转化为社区食堂的“热饭热情”,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参与度。
通过这套普惠性工程的持续推进,上海电信正与市民政局系统、社区服务网络形成高效协同机制,将零散触点转化为智慧养老服务网络,在治理体系与服务体验的双重提升中,为“数字+养老”探索更多实践边界。
从家庭到社区到街边,从推进“3D光感知”构建居家安全屏障到“Hello老友”拓展社区智慧服务入口,从打通服务触点到贯通数据底座,上海电信正通过全链条的数智化手段,积极践行上海通信业暖心服务“十件实事”要求,持续打造“居家有守护、社区有温度、城市有情怀”的老年友好型城市样板,为超大城市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“上海方案”,更以可持续模式引领全国智慧养老发展进程。